干部干事切勿盲目“AI化”

临汾云
2025-04-19 08:46:11

干部干事切勿盲目“AI化”

方国庆

眼下,全国多地政务系统陆续接入Deepseek、豆包等人工智能,“AI公务员上岗”引发广泛讨论,不少人纷纷表示“饭碗不保”。事实上,对于AI技术,既不能因噎废食,也不能放任自流,要审视之、规范之、创新之,让AI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“新帮手”“好助手”。

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。基层干部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包括数据整理、信息查询、文字核对等基础性、重复性工作,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,而且容易因人为疏忽出现差错。与之相对,“AI公务员”能够基于其自身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,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此类工作,从而让基层干部从报表数据“重围”中解脱出来,留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身于群众最关注最急迫的“大事小情”上。

在看到AI红利的同时,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并加以预防。比如,有的干部在面对材料撰写时,第一反应不是深入思考和一线调研,而是找AI“搭框填词”,用新词网语掩盖文稿“水分”。有的干部将AI当成躲活避责的“挡箭牌”,遇到群众询问办事时“一推了之”,早早当起了“甩手掌柜”。还有的干部奉行“死记招式不如活用剑意”,把识记任务“外包”给AI,致使基本政策不清、工作流程不熟。凡此种种,背离了“政务+AI”的初衷,让“技术赋能”变为“技术负能”,必须要防患于未然、治病于未病。

数字化转型的征途中,人人都是参与者。对于AI技术,我们理当“取之所长、用之所能”。在思想认识上“正视”AI。理性看待AI带来的新变化、新机遇,认清其优势长处,明白其局限短板,既不能视其为“洪水猛兽”,全盘否定;更不能将其奉为“灵丹妙药”,过度吹捧。在能力提升上“重视”AI。克服“本领恐慌”,以个人自学、专题培训、实地操作等形式,主动学习AI、了解AI,积极探索如何利用AI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,切实提升自身智能素养和辩证思考能力。在为民服务上“审视”AI。将“群众认不认可、满不满意”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“标准卡”,通过实地调查、个别访谈、集中座谈等形式,详细了解本辖区群众对“AI办事”的看法、建议,在深度分析群众意见、综合研判当地实际的基础上,找到新技术与群众需求适配的结合点,在人机协同中实现“办事效率与为民温度共融”。(作者单位:尧都区枕头乡人民政府)

校对:韩晓霞 师卓莹

编辑:霍壮